|
|
最後更新日期:2020-03-23 |
依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,臺灣民眾101年度每人平均門診就醫次數為15.12次,其耗費的就醫資源使健保負擔更加沉重。如何建立民眾正確的就醫觀念,使健保資源被珍惜運用,讓需要的人得到充分的醫療照護,不需要的人亦能協助更需要的人,讓醫療照護精神彰顯,互助互惠,以達醫療有限資源落實於有需求的民眾,才是健康的終極精神與使命。
我國的全民健保醫療給付多、部分負擔也低,而且幾乎沒有就醫限制,因為太方便,以致難以節省醫療資源。部分民眾常有「大醫院比小醫院好」、「打針打點滴比吃藥有效」、「多逛幾家醫院、多看幾個醫生,病好的比較快」等錯誤觀念。全民健保特約醫療院所20,058 家,特約率93.7% (截至2012 年12 月31 日),醫療院所遍及全台319 鄉鎮,分布均衡,就醫便利。101 年國人每人平均門診就醫次數高達15.12 次,為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(OECD)」國家的2.6 倍,多數的醫療資源浪費及不當使用,例如:重複使用電腦斷層造影(CT)檢查、核磁造影(MRI)檢查等,造成健保入不敷出,連帶排擠了應該花在急、重症民眾的醫療支出。為解決此議題,中央健康保險署自91 年起全面實施總額支付制度,將每年醫療費用控制在一定(4-5%)之成本內。
若健保資源無法適當配置,民眾沒有撙節醫療資源之觀念,將導致各醫療院所提供過多的服務,並造成總額經費不足,院所可得到的給付卻因點值下降而減少,勢必衝擊院所之經營,最後影響到民眾就醫權益以及就診的醫療品質,健保亦將無法永續經營,實非民眾之福。
|
|
|
|
|
|
|
|